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0月9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)北京时间10月9日晚7时许场内股票配资,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。瑞典文学院宣布,将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拉斯洛·卡撒兹纳霍凯(László Krasznahorkai),“以表彰他引人入胜且富有远见的作品,在世界末日般的恐怖中,再次证明了艺术的力量”。
拉斯洛·卡撒兹纳霍凯是匈牙利著名小说家和编剧,1954年1月5日出生于匈牙利东部小镇久洛,其作品以后现代主义小说与反乌托邦、忧郁主题而闻名。
1985年,拉斯洛发表处女作《撒旦探戈》,为他带来巨大声誉。1994年,《撒旦探戈》被贝拉·塔尔改编为7小时的史诗电影,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。他曾获得德国年度最佳文学作品奖、科苏特奖等重要奖项,作品《撒旦探戈》《仁慈的关系》《反抗的忧郁》等作品均被引入中国出版。2015年,拉斯洛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。
拉斯洛擅长运用气势磅礴的长句,有时一个句子长达4页。对匈牙利读者来说,也是阅读上的挑战:句式难读又耐读、细腻又粗粝,复杂、宏大,且富于律动。《撒旦探戈》《反抗的忧郁》中文版译者余泽民形容,阅读拉斯洛的作品,会慢慢建立起一种特殊的阅读关系:“越读越有滋味,缓慢的叙述像有醇厚的酒力,让你在适应了他的讲述速度和语气之后,感受到随着他的文字向前滚动、猜测和破解后的快感。”
拉斯洛还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。余泽民和拉斯洛是多年好友,他曾回忆,1991年拉斯洛以记者身份去了一趟中国,自此迷上了中国文化。在拉斯洛的眼中,中国是“世界上仅存的人文博物馆”,还要求全家人改用筷子吃饭。在外吃中餐,在家听京剧,无论走到哪儿,拉斯洛都不忘搜集与中国相关的书籍,关心与中国有关的消息。
拉斯洛尤其迷恋古代中国,爱读《道德经》,喜欢李白,余泽民曾陪伴他在中国沿着李白的足迹走了近十座城市。拉斯洛曾在接受采访时说,他最喜欢李白的豪放。“我喜欢他谈醉酒,谈月亮,谈生活,谈分离,谈朋友——我喜欢他的律动,他无尽的能量,他流浪的心性——我喜欢李白,喜欢这个人。”
拉斯洛还写过两部关于中国和东方文化的书:《北山、南湖、西路、东河》和《天空下的废墟与忧愁》,他一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出中文版,“这是与中国文明的对话”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场内股票配资
哈福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